南開大學簡稱南開,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南開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標志logo設計評估指數:70
品牌vi設計評估指數:74
南開大學概要
南開大學(Nankai University, NKU),簡稱南開,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湖南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云南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為中華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1946年回天津復校并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后,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并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南開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被譽為“學府北辰”。
南開大學校訓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體現了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正如喻傳鑒先生所說:“‘公,能’二字,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學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南開大學的校訓始創于1934年,在南開學校創辦三十周年的校慶紀念會上,校長張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為南開校訓。
南開大學校徽高清大圖
南開大學校徽設計理念
為紀念南開系列學校百年校慶,2004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啟用了新的校徽。
南開大學標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圖形標志和字體標志兩部分構成。其中,圖形標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實際應用中也稱為“校標”。
南開大學校徽的核心圖像為八角形,它既是南開大學校標的原始形態,也是其核心形態。八角星行由兩個正方行疊加、結合而成,八個角皆為直角,分別指向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一是體現“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體現南開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懷博大,廣納新知,銳意進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圓互動,融合東西,體現了南開大學“智圓行方”的入世哲學、“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學和“允公允能”的濟世哲學。
校標中的“南開”二字凝練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簡約明快,表征了南開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面向世界的東方學府,圖標下部以“1919” 具體說明南開大學的創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