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改變世界的災難。隨著時間的推移,切爾諾貝利的“排除區”逐漸被遺棄,城市被自然吞噬,歷史的痕跡逐漸消失。為了引起人們對這些消失的記憶地點的關注,烏克蘭創意機構Banda與烏克蘭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部以及排除區管理局合作,開展了“消失的標志”項目。
公司簡介
Banda是一家位于基輔的創意機構,致力于通過創新的設計和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他們的作品涵蓋了從品牌重塑到社會影響力項目的廣泛領域。
設計理念
Banda的設計理念圍繞“時間的流逝”展開,旨在通過動態變化的標志,傳達切爾諾貝利地區歷史的消逝和持續影響。他們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消失的標志”,每年逐漸變化,直到2064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完全退役時完全消失。
視覺形象
標志的基礎形狀是切爾諾貝利第四號反應堆的輪廓,象征著災難的起點。每年,標志都會發生變化,逐漸消失,直至2064年。這種設計方式使每個項目元素都成為收藏品,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Logo設計
標志采用簡單的黑色八邊形,象征切爾諾貝利第四號反應堆的形狀。這種簡潔的設計避免了使用鮮艷的顏色,以保持對切爾諾貝利歷史的尊重。
識別顏色
在色彩選擇上,Banda避免使用鮮艷的顏色,保持設計的嚴肅性和歷史感。他們認為,使用鮮艷的顏色可能會掩蓋切爾諾貝利的悲劇歷史。
其他內容
除了標志設計,Banda還為切爾諾貝利排除區創建了新的視覺系統,包括網站和社交媒體元素,旨在提高公眾對該地區的關注和理解。
設計公司介紹
Banda是一家位于基輔的創意機構,專注于品牌形象設計和社會影響力項目。他們的作品涵蓋了從品牌重塑到社會影響力項目的廣泛領域。
文章小結
通過“消失的標志”項目,Banda成功地將切爾諾貝利排除區的歷史和現狀以創新的方式呈現給公眾,提醒人們每個行動都有后果。這種動態變化的標志設計,不僅引起了人們對切爾諾貝利的關注,也展示了品牌形象設計在傳達深刻信息方面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