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創于1828年,廣藥集團旗下,其紅瓶王老吉形象深入人心,從事涼茶研制銷售的企業清道光八年,即1828年,王澤邦在廣州西關開設了一家風格別致的診所,除郎中坐堂行醫外,診所大堂的案桌上還陳列著兩個半人高的葫蘆狀大銅壺,壺邊是一排青…
標志logo設計評估指數:72
品牌vi設計評估指數:83
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創于1828年,廣藥集團旗下,其紅瓶王老吉形象深入人心,從事涼茶研制銷售的企業
清道光八年,即1828年,王澤邦在廣州西關開設了一家風格別致的診所,除郎中坐堂行醫外,診所大堂的案桌上還陳列著兩個半人高的葫蘆狀大銅壺,壺邊是一排青花粗瓷大碗。過往路人只要丟下幾個銅錢,便可端起青瓷碗,從大銅壺內斟出一碗涼茶盡情享用,這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王老吉涼茶。
清道光年間,廣州爆發瘴癘,疫癥蔓延。王老吉涼茶創始人王澤邦為挽救患者,不惜以身試藥,研制出一種涼茶配方。這種涼茶不僅解除了鄉民的病痛,也幫助鄉民躲過了天花、疫癥等災難。王澤邦從此聲名大振,被道光皇帝召入皇宮,封為太醫院院令。道光十七年(1837),王澤邦在廣州開設涼茶店,命名為“王老吉”。
1840年,王老吉又將涼茶用料切碎打包出售,使顧客可以攜帶回家自行沖泡,與此同時王老吉的后人們也繼承祖業分別在各地開設了王老吉的分店,并注冊了葫蘆狀的王老吉商標,帶著早期的品牌效應,王老吉涼茶逐漸在兩廣、北京、上海等地相形開來。
王澤邦辭世后,涼茶業務由由王恒瑞和王恒輝繼承祖業并繼續經營。1956年公私合組“王老吉聯合制藥廠”,國家按照合營政策以購買方式承接廣州王老吉所有生產資料。此后,曾先后改名廣州中藥九廠、羊城藥廠。1992年11月,成立廣州羊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推出盒裝“王老吉”及罐裝“王老吉”涼茶。
1996年,廣藥集團正式成立,王老吉商標等無形資產按有關規定歸廣藥集團持有。2000年,廣藥集團把紅色罐裝的王老吉涼茶授權到第三方經營。2004年,廣州羊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迄今為止,王老吉在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王老吉商標的馬德里和單一國家注冊工作,王老吉品牌已走向國際。
王老吉品牌發展:
隨著紅罐王老吉合同期滿,2012年3月28日,廣藥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老吉大健康)。5月28日,廣藥集團舉行王老吉商標授權儀式,將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的生產經營權授予王老吉大健康。王老吉大健康按廣藥集團的“136發展方略”進行部署,立體打造王老吉民族品牌。隨后,新裝紅罐王老吉在中華民族標志性建筑中國長城上震撼亮相。同時宣布成立1.828億元王老吉愛心基金。6月28日,王老吉大健康與統一、銀鷺、惠爾康、嘉美、森島、宏邦、采芝林、一力等30多個國家食品生產企業、原料和包材供應商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后,在泰州、南沙開發區籌建王老吉罐(瓶)裝涼茶生產基地。12月底,宣布王老吉系列再添家族新成員:低糖涼茶、無糖涼茶和固體涼茶。
2013年6月13日,廣藥集團研究總院院長穆拉德博士代表廣藥集團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就“王老吉涼茶植物飲料國際標準研究項目”進行了簽約。同時,公司與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擔的國家863課題功能性食品安全評價因子研究項目顯示王老吉涼茶具有延長動物壽命的作用。按照功能性食品的人體食用規程開展相關研究,初步發現受試者的肝腎功能、血脂分型、血常規等體檢指標,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情緒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喝王老吉涼茶有利于健康。
2012年5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王老吉”商標使用權作出裁決。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顯示,廣藥集團于2011年5月11日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日期為2012年5月9日的裁決書,仲裁委員會就“王老吉”商標許可協議爭議仲裁作出裁決:
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雙方各負擔50%仲裁費。
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